媒体中心
  • 最新公告
  • 公司新闻
  • 基层信息
  • 专栏
  • 公司新闻
    锈锚落处“新”园起 —— 海尚明珠智慧园的科创新生记
    发布日期:2025-07-09 浏览次数: 字号:[ ]


    珠江奔流,见证着城市变迁,讲述了“后航道”旁一个旧船厂从“工业过去”迈向“科技未来”的故事。

    一 、微改造,保留旧船厂历史记忆

    珠江后航道的晨雾中,修造船仓、下水滑道、地面铁轨、粗糙红墙留下了时代的烙印。曾是广州城安围船厂13号车间的墙面上“广州市历史建筑”的铭牌讲述着昔日的辉煌。

    1974年,广州海运管理局组建城安围航修站,后升级扩建为城安围船厂。这座能够承接1.6万吨级以下船舶修理改造及8000吨级以下船舶坞修业务的航修船厂,以钢铁臂膀托举起新中国航运事业的早期梦想,成为广州工业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。然而历经几十余载风雨洗礼,2014年,老船厂因连年亏损、坪效低下,不得不按下停产键。在老船坞陷入沉寂时,时代浪潮正拍打着城市转型的堤岸,中远海运集团为响应广州市“退二进三”政策,带着央企使命叩响了锈迹斑斑的厂门。一场既要保留工业遗存风骨、又要注入科技创新活力的更新,在红砖墙与起重机的见证下悄然启幕。

    园区在设计上采取“保留、融合、对比、活化”的整体改造思路,尽可能减少对建筑外观的改动,或采用与周边环境相融合的方式,用轻钢结构实现原址原轮廓复建,改造为具有历史感和工业特征的“老工业建筑”。通过“微改造”,城安围船厂的工业元素被完好保留,构成了独特的园区景观。改造后的海尚明珠智慧园入选“广州第七批12处历史建筑推荐名单”。园区5处原状建筑被认定为“广州市第七批历史建筑”、“第二批广州市工业遗产”,25棵原状大树得以建档保护,一段段珍贵的历史记忆得以完好保留。

    二、数智化,赋能新园区精益运营

    广州城安围旧船厂的蝶变记,不仅是工业遗产向智慧园区的华丽转身,更是一篇党建领航科技创新的奋斗纪实。他们的探索从未停歇,如今正朝着“绿色低碳、数字智能”的新赛道全速进发。

    打造绿色低碳园区。广州资产党支部作为海尚明珠智慧园的一线运营党组织,与福建化工码头党支部就光伏发电、党建示范点创建等方面开展对标交流,实地参观码头的光伏项目,学习先进经验。联合天津中远海运低碳公司开展屋顶光伏专项研究,充分利用建筑数量和空间优势,采取“自发自用、余电上网”模式,完成1.26万平方米光伏项目可行性论证,预计年发电量达125万千瓦时,年均可节约电费22万元,大幅减少二氧化碳排放。

    数智赋能资产运营。园区已上线智慧消防物联网系统,消防水压、排烟设备、可燃气体检测等数据通过可视化大屏一目了然,实现隐患预警秒级响应。打通资管系统与财务系统的数据壁垒,实现统一平台实时管理租赁合同、保证金及能耗支出,让财务流程“轻装上阵”,有效节省了运营成本。

    三、党建链,引领新赛道活力共生

    运营六余载,园区以历史人文和数字智能交融的实践,生动展示了“以服务创造价值”的新篇章。春季“摄影大赛”捕捉园区的光影之美,夏日“篮球赛”点燃团队激情,中秋“非遗游园会”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,端午“党建引领 龙舟筑梦”党建共建活动凝聚共建单位合力,年末“寻广府年味”年货集市更成为企业与员工的情感纽带。

    服务不止于活动。海尚明珠智慧园以平台之力,为企业架起政企绿色合作、资源互通的桥梁,让创新火花在此碰撞。以“党建链”引领“产业链”“创新链”,定期邀请政府部门举办政策宣讲会,解读绿色补贴、低碳技术扶持政策,助力企业抢占转型先机。邀请广州市工信局产业园区与生产服务业处党支部、海珠区科工商信局机关第二党支部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,走访园区“专精特新”企业,并就海珠区“后航道服务型制造创新带”产业规划相关情况开展深入交流讨论,赋能园区新质生产力发展。

    从锈迹斑斑的船坞到生机盎然的智慧园区,变的是面貌,不变的是初心。历史建筑在保留原有风貌的基础上,被赋予全新功能,工业记忆与生态绿意在此共生。如今,广州资产党支部正以深化“党建示范点”创建为工作载体,持续书写党建融合的新篇章,在“绿色低碳、数字智能”新赛道上,讲述更多精彩故事。(党委工作部、广州资产)